中国是茶的故乡和发源地,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出世以来,茶便渗透进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成为中国文学、诗词以及绘画等艺术的重要主题。
【唐代的茶香书画】
在唐代,茶香书画成为了当时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以茶入画,以
例如,唐代画家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描绘了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僧智永的弟子辩才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中描述的是萧翼和辩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个人物表情刻画入微。
另外,唐代的《宫乐图》描绘了贵族仕女聚会品茗、奏乐的热闹场面。画中有正在啜茗者,弹琴、吹箫者,也有执纨扇者,神态生动,描绘细腻。
【五代的茶香书画】
在五代时期,茶香书画依然受到重视。
例如,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充分表现了当时贵族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品茶听琴。
【宋代的茶香书画】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茶香书画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例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展示了当时汴河两岸城乡生活风貌和市肆百业盛况。仔细观摩,能看到屋檐下、店门前都设有许多茶桌,里面有饮茶者把盏闲谈、各得其乐;更有一些流动的茶摊、茶寮散布其间分茶贩茶。
南宋时期的刘松年的《撵茶图》为工笔白描,描绘了宋代从磨茶到烹点的具体过程、用具和点茶场面。
【明清时期的茶香书画】
明清时期,茶香书画依然盛行。
例如,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品茶图》画中茅屋正室,内置矮桌,主客对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壶二杯,看来相谈甚欢。侧尾有泥炉砂壶,童子专心候火煮水。
清代画家钱慧安的《烹茶洗砚图》描绘了清代从小童到主仆人们在茶炉边烹茶、洗砚的情景。